学术交流

南京古生物所科学家赴巴西参加国际孢粉学暨古植物学大会

  1022-28日,第14届国际孢粉学大会暨第10届国际古植物学大会(XIV International Palynological Congress and X International Organisation of Palaeobotany Conference)”在巴西萨尔瓦多市召开,来自美、英、德、法、日、巴西、阿根廷、哥伦比亚、智利和中国等45个国家516人参加了本次会议。本次会议由国际孢粉学联合会和国际古植物学协会联合主办,是四年一度的全球孢粉学和古植物学研究的盛会。会议的主题是“古植物学和孢粉学:迈向新前沿”,共设有11个综合性分会场和23个专题分会场。  

  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伟铭、王永栋、王军、杨小菊、王鑫、徐洪河、李春香研究员,毛礼米、舒俊武、燕蘷副研究员,以及陈炜、董重、李丽琴博士等14人参加了本次会议,并在11个分会场中做了15个口头报告和2个展板报告。其中,王伟铭在“生物多样性演化热点”专场做了中国云南生物多样性热点演化历史的孢粉学证据的口头报告。王军做关于内蒙古乌达凝灰岩中保存的化石植物群群落生态研究成果口头报告。王永栋作为召集人分别主持“三叠-侏罗界线事件陆生响应的古植物学和孢粉学证据”和“中生代植物化石角质层的解剖学、微观构造、系统演化和古环境”两个分会场报告会,并做关于四川盆地三叠纪-侏罗纪过渡时期植被变化和陆地生态系统演变的口头报告。其他参会代表所做口头和展板报告分别涉及泥盆纪枝蕨树干二次生长、河北特马豆克阶疑源类组合、掌鳞杉科植物超微结构研究、中生代松柏类植物、蕨类植物化石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与系统发育、四川盆地和西藏地区三叠-侏罗孢粉组合、陆生植物雌性生殖器官进化趋势、侏罗纪被子植物及演化、中国西南晚上新世栎属化石雄球花及原位花粉、末次盛冰期期间干旱草原扩展、基于孢粉学推测13800年来青藏高原措那湖植被和环境变化等,充分展示了研究所在古植物学和孢粉学研究领域的取得的最新成果和研究水平。  

  南京古生物所部分参会代表还参加了前期GIS、孢粉系统发育、Tilia软件使用等培训课程,以及会后有关巴西东北部沙帕达迪亚曼蒂纳地区国家地质公园的野外考察。本次会议期间还举行了国际孢粉学理事会和国际古植物学理事会,并经国际孢粉学会和古植物学会会员投票选举,下一届国际孢粉学大会暨国际古植物学大会将于2020年在捷克布拉格举行。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 苏ICP备05004321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14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地  址:南京市北京东路39号 邮政编码:210008
联系电话:025-83367159 电子邮箱:office@njbas.ac.cn

南京分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