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突破

南京分院系统研究所2022年度科技创新工作交流会召开

  113日下午,南京分院组织召开系统研究所2022年度科技创新工作交流会。南京分院院长、分党组书记杨桂山,系统研究所分管所领导及科技管理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由南京分院副院长华伟主持,以现场和视频会议并行的方式进行。 

  会上,紫金山天文台、南京古生物所、南京土壤所、南京地湖所、南京天光所、苏州纳米所、苏州医工所、赣江创新院和南京天仪公司分管领导汇报了各单位2022年在承担国家重大任务、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的重大突破、高端人才和团队引进培养、国重重组进展、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亮点工作以及2023年重点工作计划,并开展研讨交流。 

  杨桂山在总结讲话中指出,组织系统研究所开展年度科技创新总结交流是履行院党组赋予分院督促研究所科技创新工作职责,为各单位提供一个互促互学、共同提高的平台。他就各单位下一阶段重点工作提出五点建议:一是研究所要围绕持续提升优势特色学科地位,认真抓好“十四五”规划实施,增强研究所核心竞争力;二是抓好国家重大科技任务落实,聚焦“十四五”规划确定的主攻方向,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产出标志性重大原创成果;三是加大力度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科研团队,尤其是“海外优青”等杰出青年创新人才,增强研究所持续创新能力;四是紧抓国重重组契机,推动重大科研设施和平台建设,力争纳入国家重大科技平台序列。最后,杨桂山表示,分院将一如既往为各研究所科技创新工作做好服务,并简要介绍了2023年南京分院推进麒麟新园区建设与整体搬迁、支持系统单位科教融合引进高层次人才、推动重大科技设施与平台建设、完善国科大南京学院办学条件、深化落实新一轮院省战略合作协议、抓好二十大精神学习和青年干部队伍建设等重点工作。 

  2022年,南京分院服务研究所科技创新主责主业,系统研究所取得了一批重大科研成果,全年发表科研论文超过2000篇。紫金山天文台作为首席科学家单位研制的我国首颗综合性太阳探测卫星“夸父一号”成功发射;南京天光所1.6米多通道测光巡天望远镜在国际上首次实现较大通光口径大视场、多通道高精度测光巡天;南京古生物所新发现约5.35亿年前“皱囊虫”关键特征,改写了对动物早期演化历史的认识;南京土壤所牵头制定系列工作标准和技术规范,全面支撑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南京地湖所发布《中国湖泊生态环境研究报告》,为我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苏州纳米所生物3D悬浮打印技术取得突破进展,有望在生物医学领域取得广泛应用;苏州医工所等首次提出基于人工智能的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获益人群筛选方法,构建了面向临床应用的深度学习影像组学模型;赣江创新院持续突破稀土关键核心技术,再生稀土永磁材料3000吨级生产线顺利试生产,铁氧体永磁材料万吨级生产线完成建设并一次性开车成功。 

  南京分院科技合作与成果转化处参加会议。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 苏ICP备05004321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14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地  址:南京市北京东路39号 邮政编码:210008
联系电话:025-83367159 电子邮箱:office@njbas.ac.cn

南京分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