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新华日报】中国首次发现4.3亿年前混翅鲎化石

  本报讯 (记者 张宣) 《科技周刊》记者近日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中外科研人员在华南地区发现志留纪(4.3亿年前)的混翅鲎化石,体长近一米。因其形似蝎子,故俗称为海蝎。科研人员将这一新属新种命名为“秀山恐鲎”。此次发现填补了混翅鲎类在中国乃至整个冈瓦纳大陆的空白。

  中科院南古所研究员王博介绍,板足鲎是生存于古生代的一类重要的节肢动物,是现代蛛形纲的近亲。混翅鲎是板足鲎目下的一个科级分类单元,混翅鲎附肢极易辨识,第三对附肢上有长刺,形态夸张,被认为可用于固定猎物,是混翅鲎较强捕食能力的体现。然而,与其较高的曝光度相比,学界一直以来对混翅鲎缺乏深入了解,已报道的混翅鲎共两属四种,均依据来自志留纪劳俄古陆的少数化石标本建立,且近八十年来一直没有发现新的类群。有限的化石极大限制了科研人员对该类群形态多样性、地理分布和演化历史的了解。

  南古所硕士生王晗表示,混翅鲎的附肢形态夸张,具有很多长刺,辨识度高,非常有特点,加上化石保存比较完整,所以科研人员当即就确认这是一类很奇特的海蝎。经过清修、拍照、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等程序,团队确认这是一类新的混翅鲎,并将其命名为“秀山恐鲎”。科研人员认为,华南地区志留纪早期的浅海地区尚未发现大型捕食性动物,而恐鲎作为具有捕捉“利器”的大型节肢动物,极有可能在这一环境中扮演着顶级捕食者的角色。

  来源:http://xh.xhby.net/pc/layout/202110/20/node_13.html#content_983402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 苏ICP备05004321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14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地  址:南京市北京东路39号 邮政编码:210008
联系电话:025-83367159 电子邮箱:office@njbas.ac.cn

南京分院
微信公众号